贺新郎(别李参政壁)
贺新郎(别李参政壁)。宋代。魏了翁。 此别情何限。最关情、一林醒石,重湖宾雁。几度南楼携手上,十二阑干凭暖。肯容我、樽前疏散。底事匆匆催人去,黯西风、别恨千千万。截不断,整仍乱。三年瞥忽如飞电。记从前、心情双亮,意词交划。千古黎苏登临意,人道于今重见。又分付、水流冰泮。满腹余疑今谁问,上牛头、净拭乾坤眼。聊尔耳,恐不免。
[宋代]:魏了翁
此别情何限。最关情、一林醒石,重湖宾雁。几度南楼携手上,十二阑干凭暖。肯容我、樽前疏散。底事匆匆催人去,黯西风、别恨千千万。截不断,整仍乱。
三年瞥忽如飞电。记从前、心情双亮,意词交划。千古黎苏登临意,人道于今重见。又分付、水流冰泮。满腹余疑今谁问,上牛头、净拭乾坤眼。聊尔耳,恐不免。
此别情何限。最關情、一林醒石,重湖賓雁。幾度南樓攜手上,十二闌幹憑暖。肯容我、樽前疏散。底事匆匆催人去,黯西風、别恨千千萬。截不斷,整仍亂。
三年瞥忽如飛電。記從前、心情雙亮,意詞交劃。千古黎蘇登臨意,人道于今重見。又分付、水流冰泮。滿腹餘疑今誰問,上牛頭、淨拭乾坤眼。聊爾耳,恐不免。
唐代·魏了翁的简介
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
...〔
► 魏了翁的诗(675篇) 〕
清代:
马鼎梅
风涛自吐吞,今古向谁论。山欲截江住,云思挟月奔。
潮汹瓜步阔,峰拥秣陵尊。多少登临客,都无名姓存。
風濤自吐吞,今古向誰論。山欲截江住,雲思挾月奔。
潮洶瓜步闊,峰擁秣陵尊。多少登臨客,都無名姓存。
明代:
黎崇敕
南旺山河是旧游,相逢何幸此登楼。孤台远带千峰色,一水中分两地流。
石畔葵榴侵客袂,门前杨柳系仙舟。明朝又趁南池胜,李杜遗文好更求。
南旺山河是舊遊,相逢何幸此登樓。孤台遠帶千峰色,一水中分兩地流。
石畔葵榴侵客袂,門前楊柳系仙舟。明朝又趁南池勝,李杜遺文好更求。
宋代:
高似孙
翠华不向苑中来,可是年年惜露台。
水际春风寒漠漠,宫梅却作野梅开。
翠華不向苑中來,可是年年惜露台。
水際春風寒漠漠,宮梅卻作野梅開。
宋代:
冯山
万竹林间一径升,满岩金碧静香灯。飞泉散乱垂千尺,危阁攲斜拥数层。
雨气或从檐际落,风光时向坐中凝。荒碑文字那能读,合眼煎茶问老僧。
萬竹林間一徑升,滿岩金碧靜香燈。飛泉散亂垂千尺,危閣攲斜擁數層。
雨氣或從檐際落,風光時向坐中凝。荒碑文字那能讀,合眼煎茶問老僧。
明代:
吴与弼
峭拔立云端,能生逆旅欢。但惜世无摩诘手,不能移向画图看。
峭拔立雲端,能生逆旅歡。但惜世無摩诘手,不能移向畫圖看。
元代:
冯子振
逃吴辞楚无家住。解宝剑赠津父。十年间隶越鞭荆,怒卷秋江潮雨。
想空城组练三千,白马素车回去。又逡巡月上波平,暮色在烟光紫处。
逃吳辭楚無家住。解寶劍贈津父。十年間隸越鞭荊,怒卷秋江潮雨。
想空城組練三千,白馬素車回去。又逡巡月上波平,暮色在煙光紫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