触目惊心
触目惊心 (觸目驚心 ) 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chù mù jīng xīn,触目惊心是中性词。。。。

拼音读音
拼音chù mù jīng xīn
怎么读
注音ㄔㄨˋ ㄇㄨˋ ㄐ一ㄥ ㄒ一ㄣˊ
繁体觸目驚心
出处清 林则徐《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》:“尔等更当触目惊心,如再观望迁延,以身试法,则是孽由自作,死有余辜,毋谓言之不早也。”
例子又因他姓赤,惟恐厕内倘有赤痢血痔之类,也好教他触目惊心,时常打扫:因此把他派了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九回)
正音“触”,不能读作“chǔ”。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事态严重。
辨形“目”,不能写作“木”。
辨析触目惊心和“惊心动魄”;都可形容使人十分震惊的事;但触目惊心仅用于能看得见的对象;“惊心动魄”适用范围比触目惊心广;不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对象都可用。
谜语一看吓一跳
近义词惊心动魄、胆战心惊
反义词习以为常、司空见惯
英语be shocked to witness
俄语потрясáющий
日语(ある深刻な光景を)目(め)にして心を痛(いた)める
德语durch den Anblick abgeschreckt werden(entsetzlich)
法语spectacle sensationnel,effrayant,saisissant,foudroyant
※ 成语触目惊心的拼音、触目惊心怎么读由词典成语大全提供。
在线汉字转拼音
※ 与(触目惊心)相关的成语及拼音:
默默无闻 | 默默:没有声息;闻:出名。无声无息;不为人知。 |
狼号鬼哭 | 形容哭声凄惨。 |
月明千里 | 月光普照大地。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,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。 |
个人主义 |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,道德的自私自利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前瞻后顾 | 同“瞻前顾后”。看看前再看看后。有时形容顾虑过多,犹豫不决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故步不离 | 故步:旧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,不求上进。 |
惊心动魄 |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;使人感受极深;震动极大。后形容令人震惊、感动、紧张之极。 |
慌里慌张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阳落山的时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时天色昏暗。 |
过而能改 |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 |
度己失期 |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 |
妻儿老小 | 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负担。 |
难上加难 | 难:不容易。形容极端的难度。 |
珠玉之论 | 形容精辟的言论,卓越的见解。 |
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闲情逸趣 | 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| 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 |
生知安行 |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 |
败德辱行 | 败坏道德和操守。 |
避俗趋新 | 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 |
福善祸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恶的受祸。 |
举目无亲 | 举目:抬头看。抬头张望;没有一个亲人。形容人生地疏、孤独无依。 |
坑坑洼洼 |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,高高低低。 |
张徨失措 | 见“张皇失措”。 |
命途多舛 | 舛:不顺,不幸。命运充满不顺。指一生坎坷,屡受挫折。 |
最近成语拼音查询:
更多成语的拼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