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诗

词语解释
四诗[ sì shī ]
⒈ 即四家诗。鲁《诗》、齐《诗》、韩《诗》和毛《诗》的合称。汉代传《诗经》的有鲁人申培、齐人辕固、燕人韩婴,称“鲁”、“齐”、“韩”三家诗,为今文诗学,两汉时皆立于学官,魏晋以后逐渐衰亡。三家诗除存《韩诗外传》外,馀均亡佚。又有鲁人毛亨,亦传《诗经》,称毛《诗》,为古文诗学,先在民间传授,盛行于东汉。魏晋后通行的《诗经》就是毛《诗》。四家对诗义的说明、文字的解释,均有所不同,参阅清陈乔枞《四家诗异文考》。参见“毛诗”、“三家诗”。
⒉ 《诗经》的四体:《风》、《大雅》、《小雅》、《颂》。
⒊ 称《南》(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)、《豳》、《雅》、《颂》为“四诗”。
引证解释
⒈ 即四家诗。 鲁 《诗》、 齐 《诗》、 韩 《诗》和 毛 《诗》的合称。 汉 代传《诗经》的有 鲁 人 申培、齐 人 辕固、燕 人 韩婴,称“鲁”、“齐”、“韩”三家诗,为今文诗学, 两汉 时皆立于学官, 魏 晋 以后逐渐衰亡。三家诗除存《韩诗外传》外,馀均亡佚。又有 鲁 人 毛亨,亦传《诗经》,称 毛 《诗》,为古文诗学,先在民间传授,盛行于 东汉。魏 晋 后通行的《诗经》就是 毛 《诗》。四家对诗义的说明、文字的解释,均有所不同,参阅 清 陈乔枞 《四家诗异文考》。参见“毛诗”、“三家诗”。
⒉ 《诗经》的四体:《风》、《大雅》、《小雅》、《颂》。
引唐 许尧佐 《五经阁赋》:“虞、夏、商、周 之五典,《国》、《风》、《雅》、《颂》之四诗,既精微之与广博,莫不森罗而在兹。”
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二》:“四诗既删,体裁益衍。”
清 钱谦益 《<增城集>序》:“令採风之使进而被之管絃,言之无罪,闻之足戒,岂不足以列四诗之目而称五諫之首也哉!”
⒊ 称《南》(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)、《豳》、《雅》、《颂》为“四诗”。 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经义》:“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、《南》也,非《风》也。 《豳》谓之《豳诗》,亦谓之《雅》,亦谓之《颂》,而非《风》也。
引《南》、《豳》、《雅》、《颂》为四诗,而列国之《风》附焉,此《诗》之本序也。”
分字解释
※ "四诗"的意思解释、四诗是什么意思由词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近音词、同音词
- sī shì私事
 - sǐ shī死尸
 - sì shí四时
 - sì shì嗣适
 - sì shí泗石
 - sì shì嗣事
 - sì shī肆师
 - sì shì嗣世
 - sī shì私谥
 - sī shì思士
 - sì shí饲食
 - sì shí俟时
 - sī shì斯世
 - sì shì四世
 - sī shì私试
 - sì shī四施
 - sì shì四试
 - sī shì思事
 - sī shì私誓
 - sì shì四士
 - sì shí四实
 - sì shǐ四始
 - sī shì私嗜
 - sī shì私侍
 - sī shǐ司史
 - sī shì私室
 - sì shì肆螫
 - sì shī四失
 - sī shì私市
 - sī shì私视
 - sì shí四食
 - sì shǐ四史
 - sī shì司事
 - sī shì私士
 - sī shì司市
 - sī shǐ私史
 - sī shì丝事
 - sǐ shì死事
 - sǐ shì死市
 - sǐ shì死士
 - sì shí巳时
 - sì shì食士
 
词语组词
相关词语
- sì jiāo四郊
 - sì fāng guǎn四方馆
 - yǔ tǐ shī语体诗
 - lí hé shī离合诗
 - shī yòu诗囿
 - sì bǎi zhōu四百州
 - shī xìng诗兴
 - sì zhǔ dé四主德
 - sì hé yuàn四合院
 - xīn tǐ shī新体诗
 - sì fāng四方
 - shī kè诗刻
 - jìn tǐ shī近体诗
 - zhǎn shī展诗
 - dù shī杜诗
 - sì píng shì四平市
 - jīn tǐ shī禁体诗
 - shī kè诗课
 - sì hé fáng四合房
 - yě lù shī野路诗
 - shī wén诗文
 - wú shēng shī无声诗
 - chén shī陈诗
 - bǎi nián shī百年诗
 - zá tǐ shī杂体诗
 - sì fāng zhì四方志
 - shī yóu诗邮
 - shī yǒng诗咏
 - jīn tǐ shī今体诗
 - shī yǒu诗友
 - sì shēng四声
 - sì hé tóu四合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