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a>成语词典行尸走肉行尸走肉的故事

行尸走肉的成语故事


行尸走肉

拼音xíng shī zǒu ròu

基本解释比喻不动脑筋;不起作用;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。行尸:会走动的尸体。

出处晋 王嘉《拾遗记 后汉》:“夫人好学,虽死若存;不学者,虽存,谓之行尸走肉耳。”


行尸走肉的典故

东汉人任末从小家境贫寒,他勤奋好学,始终坚持自学。他对自己要求活到老、学到老,曾经用荆条作笔,用树液加上烟灰作墨,映着月光读书。他成为一个十分博学的人,收了很多学生,他说人如果不学习就像行尸走肉一样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行尸走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翘尾巴 毛泽东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》:“一万年也不要骄傲,永远不要翘尾巴。”
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韩策一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?”
坚强不屈 荀况《荀子 法行》:“坚刚而不屈,义也。”
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《张子房圯桥进履》:“将计就计,不好则说是好。”
野没遗贤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那爷爷圣武神文,英明仁孝,真个朝无幸位,野没遗贤。”
万马奔腾 宋 刘一止《水村一首示友人》:“秋光有尽意无尽,万马奔腾山作阵。”
危急关头 王朔《一半是火焰,一半是海水》:“我对她也很好,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一边。”
进道若退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。”
巧上加巧
公才公望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品藻》:“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;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,兼之者其在卿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