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口毒舌的成语故事

拼音chì kǒu dú shé
基本解释赤:火红色。形容言语恶毒,出口伤人。
出处唐 卢仝《月蚀》诗:“月蚀鸟宫十三度,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,贪向何人家,行赤口毒舌,毒舌头上吃却月,不啄杀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赤口毒舌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赤口毒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不辱使命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三章:“寿昌大笑起来,掉头对着立群说:‘不辱使命!’” |
锲而不舍 |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 |
富贵骄人 | 《陈书 鲁悉达传》:“悉达虽仗义任侠,不以富贵骄人。” |
活蹦乱跳 | 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。” |
奇才异能 | 唐 吴兢《贞观政要 择宫》:“臣愚岂敢不尽情,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。” |
流离转徙 | 清 戴名世《周烈妇传》:“与其妇翁皆贱业,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。” |
出头露面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,况是过来人,惯家儿,也不害什么羞耻。” |
饿虎吞羊 | 《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如饿虎吞羊。” |
败俗伤风 | 参见“败俗伤化”。 |
命与仇谋 | 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命与仇谋,取败几时。” |